【山嶺介紹】
耳空龜山:海拔588公尺,土地調查圖根點,又稱二子山,位新北市石碇區、汐止區與平溪區間,屬五分山系。
四分尾山:海拔641公尺,二等三角點及三等三角點各一,又稱茄苳腳山、四分子尾山,位新北市汐止區,屬四分子尾山系,稜脈廣大,山徑四通八達,山頂有360度的環景視野
大尖山:海拔460公尺,土地調查局圖根點,小百岳,錐體山形,位新北市汐止區,屬四分子尾山系。
望古瀑布,位於平溪支線上最寧靜小站望古車站附近,因特有的水平狀岩層和軟硬質差異形成簾幕式瀑布景觀,瀑底水潭,宛如寶石般的碧綠色,是新北市的空靈夢幻祕境。
【行程簡述】
平溪磐石嶺福興宮(H529m)→【2.37K,103分】→五八一峰(H580m)→【1.04K,34分】
→雙石塔(H518m)→【0.26K,19分】→耳空龜山(H592m)→【2.33K,66分】
→公路岔(H630m)→【0.28K,2分】→四分尾山(H640m)→【2.24K,61分】
→大尖山(H451m)→【0.81K,23分】→汐止天秀宮(H240m)
合計:9.33公里,總爬升659公尺,含午休耗時7時15分完成
註:環台北天際線第三段,由汐止至猴硐,其間有大尖山、四分尾山、耳空龜山、姜子寮山、
中窯尖、望古山、五分山、三爪子坑山等山峰(大尖山、姜子寮山、五分山為台灣小百
岳)。
五四縱走,或稱基隆聖稜線,是指五分山至四分尾山,其間小山頭連綿起伏,考驗著
體力與耐力。
【行車情況】
耳空龜山登山口:市106-62K接北31汐平公路18.096K端,到11.5K的最高點磐石嶺福興宮(汐止與平溪的交界處),車行約12分鐘
【實走行程】
因著之前疫情,能再次到北部登山,完成五四縱走末段,自是珍惜期待,星期六中午12:30,快樂登山度假去。
18:30再次夜宿106-60.5K菁桐車站旁日式建築群之一的北海道民宿,於小雨中度過極凍的一晚。
清晨,雨停了,約5:30出發,於106-62K平溪7-11停留,天燈造景、超圓滿月與緩緩而過的火車,是早餐時段難有的景致。
望谷瀑布
6:25抵106-66K,左轉望谷車站,於小橋旁停車,右側斜坡上去是望古車站,我們直行鐵道旁的產業道路,旋即見著慶和吊橋遺跡,見證當時煤業的興盛,望古溪對岸舊有橋墩亦清晰可見。
綿延山巒天際線裡白色山嵐輕罩,是如此吸睛,不禁為之駐足。
過第一、二個岔口均取右沿鐵道旁直行,未久,望古瀑布登入口階梯已在右前稍遠處。
循階而上,左側岔口往嶺腳寮山步道,續直行幾步路的右側即為往望古瀑布岔口。
於瀑水聲漸次清晰中,三小段稍滑木階直下,映入眼簾的是第一道瀑布,因近日的雨而澎湃洶湧,第二道瀑布則優雅地隱身其左稍遠處。
續沿左側小徑前行幾步路,第二道瀑布完美呈現於前,瀑水披覆柔如絲帶,空靈療癒如仙境。
仍頻頻回首地離開,5分鐘回鐵道口,適逢火車進站,等在其旁一睹其過身旁後遠離而去的身影。
晨曦揮灑於藍天與白雲,紅楓靜躺於刻意與不刻意,而平溪支線上最寧靜的小站望古車站,曾因採礦盛極一時,此刻仍盡職地駐守其間。
五四縱走尾段-平溪磐石嶺經耳空龜山、四分尾山至汐止大尖山
7:15離開,回106-62K平溪7-11,對面是北31-18.096K終點岔,車行蜿蜒幾個髮夾彎而上,7:35,抵11.5K海拔529公尺的磐石嶺福興宮,再次造訪,備感親切。
適逢28隊29周年隊慶,吃片義美蜂蜜蛋糕慶祝,多年來的南征北討,全國走透透,登臨眾多的崇山峻嶺,踏足無數的一草一木,感謝隊長精湛規劃的無私引領,感謝隊友知心相伴的革命情感,化成溫馨甜美回憶永銘於心。
福興宮對面是耳空龜山登山步道登入口,上趟五四縱走前段,由菁桐古道二坑登山口經此磐石嶺走姜子寮山,此趟末段由此接續,亦為環台北天際線第三段的一部份。
7:58~8:18(20分鐘)-正式啟程,循階一路直上,過休憩椅,過五四縱走捷徑岔,復直上至0.5K樁,其間偶有極短的坦地銜接。
8:18~8:28(10分鐘)-之後小幅起伏上下,初陽暖了林間,給了嘟嘟好的氣溫,過0.8K樁。
8:28~8:39(11分鐘)-林外有明稜遠山,林內雙扇蕨悄然現身給了驚喜,這珍稀冰河時期孑遺植物,老中青幼齊聚一堂,於較大起伏中給了心情轉換,過1K樁。
8:39~8:56(17分鐘)-旋即高高岩稜的陡上,長波上下一波接續一波,瞄眼林外鄉居,過菁桐古道岔,過奇株異樹,過1.3K樁已氣喘吁吁。
8:56~9:11(15分鐘)-木樁指引下一個點是五八一峰,欣賞林外美麗連稜,陡上亮白芒花夾道美徑,過第二個菁桐古道岔,仍是一波波的陡上到1.6K樁。
9:11~9:28(17分鐘)-已過幾個山頭,想著應快到了,哪知過了一個,另一個還等在前方,還好林蔭舒適,不太需要休息,算著算著地過2K樁。
9:28~9:41(13分鐘)-借著數山頭轉換心情,也見此程第一面五四縱走路標,來到第三個菁桐古道岔,是2.3K樁,是五八一峰,也是五八一峰指引樁後第13個山頭。
此地海拔580公尺,共已走了2.37公里,總爬升256公尺,與磐石嶺垂直落差僅50公尺卻爬升256公尺,耗時近兩個小時,這段路線即為「磐石古道」,已累得七葷八素,小休。
9:52~10:26(34分鐘)-續行,一路5長波段攬繩陡下,偶有小起伏地過2.5K樁、協和電廠依稀身影、青苔岩稜、繽紛路標、耳空龜山倩影、3.2K樁,來到雙石塔。
此地海拔518公尺,共已走了3.41公里,總爬升307公尺,這耳空龜山鞍部的兩座四角錐形石塔古蹟遺址,中心的石洞是昔日用來運煤的流籠頭,礦坑天車的吊掛基座。
10:26~10:45(19分鐘)-不作停留續行,少許上下後使出洪荒之力一路直上,側身踏過幾步垂直石壁挖的洞,洞內積水也沒確保,雙扇蕨於旁緩解驚嚇上抵耳空龜山。
3.5K樁的此地,海拔592公尺,共已走了3.67公里,總爬升386公尺,有一圖根點,身旁的金黃根節蘭、綠蕨不定芽與閃白芒花,於藍天白雲大好光陽下美美相迎。
11:00~11:33(33分鐘)-應都是下坡了,山徑平緩也平整,很快過4K樁,過4.5K樁,代表接近特定景點的木樁柵欄也現身了。
11:33~11:42(9分鐘)-暖暖冬陽,於習習冷風中共譜怡人林間,循柵欄上下出了林外,電廠煙囪、鄉居、夾道野芒與前方四分尾山山容伴我們過5K樁。
11:42~12:06(24分鐘)-剩0.7K了,豈知隨後的幾波長長的陡上陡下,讓腳步益顯蹣跚,使出意志力,終於下到公路岔,也是耳空龜山步道5.7K終點。
此地海拔630公尺,共已走了6公里,總爬升576公尺,步道旁有一保安林界石。
12:07~12:09(2分鐘)-公路稍左的對面是四分尾山另一登山口,階梯上去就到了,海拔640公尺,共已走了6.28公里,總爬升592公尺。
二等、三等基石各一,五分山、基隆山、大屯山系、觀音山、101山海盡攬,主要山稜也造訪過,有著親切的感覺,初綻杜鵑、細緻茶花、晶亮野芒於旁妝點著一抹明亮。
於視野遼闊四面環景的此基點午餐小睡,湛藍的天空,雪白的雲朵,太陽高高曬不疼,涼風陣陣吹不寒,雙北的冬季能有如此的大好晴天,感覺超幸運的。
13:27~14:02(35分鐘)-飯飽休足,直下步道橫過的萬國旗,奇特吸睛;寬敞的黏土山徑滑溜,步步為營,下多上少,於過1.9K樁後的休憩椅,小休片刻。
14:10~14:36(26分鐘)-長又長的直下階梯了無盡頭,偶而的土徑仍是濕滑黏土,仍是下多上少,過幾個岔口後的小波直上,雙腳已快打結,還好大尖山也到了。
涼亭旁國旗飄揚,圖根點就在其旁,是海拔451公尺的小百岳大尖山,共已走了8.52公里,總爬升655公尺,雙北與基隆盡入眼簾,景致迷人。
14:50~15:13(23分鐘)-踏上歸程,近千石階的一路陡下,單一灰白色容易踩空,也就少瞄近旁景觀,一步步小心曲折而下,待見紅色廟宇,海拔240公尺的天秀宮也到了。
圓滿完成這五四縱走末段環大台北天際線超優山稜之旅,共計9.33公里,總爬升659公尺,廣場視野也是一級棒,往停車場途中很有聖誕節慶氛圍,於西湖休息站享用排骨便當,22:30回到高雄。
【後記與感想】
(路況)
(一)行車路況:
1.望古車站:106道路,66K。
2.磐石嶺土地公廟:北31道路,11.5K。
3.汐止天秀宮:汐止勤進路天秀宮前停車場頗具規模,中巴可停。
(各個地點行車方便,順暢,中巴以下可達,導航方便)
(二)山徑步道路況:
1.望谷瀑布:走鐵道旁小車道,鐵道旁登山口,階梯步道一路到景點。
2.五四縱走末段山徑:
(磐石嶺→汐止大尖山):
山徑明朗,濕而不滑,路況佳,有經常在整理的跡象,山徑在稜線上遊走,頗有起伏,瘦稜岩稜假山頭頻繁出現,陡峭的地方常以階梯鋪設,一旁的護欄及繩索非常牢靠,安全無慮,此外叉路處標示牌明確,不須擔心迷路。
(感想)
從磐石嶺走向四分尾山、大尖山,是經典五四的末段行程,行前聽說是較輕鬆的一段,實際走過卻覺得不是很容易;綿延山巒無止境似的,走著走著一抬頭又是一座山頭向你招手,好在,山徑設施完善,節省不少體力。
走在耳空龜山步道與四分尾山步道的稜線山徑上,沿途景色宜人,展望佳,可以看得很遠,真是賞心悅目,不可多得的明稜麗山;站在四分尾山的高崗上,眺望五四連峰的壯麗山景,當下感動萬分;曾幾何時,我們在三貂嶺瀑布群越過五分山到十分瀑布,我們也曾造訪過菁桐古道登三坑山、磐石嶺,沿稜爬向姜子寮山到達泰安瀑布,遠方的基隆山,黃金稜線草山及東北角三星連峰走到三貂角燈塔、極東岬角,精彩行程歷歷在目;在四分尾山上,看著沿稜而來的山嶺,宛如綠色巨龍,是海岸城市基隆汐止一帶的天然屏障,海天一色,美不勝收。
五四山稜濃密的森林,是東北角許多河川的發源地,對當地生靈是何等重要的山林,有幸走在這山稜上,榮幸之至。
這次28周年慶活動,北部天氣突然放晴,氣溫舒適,又逢公投後的台灣,民主更上一層樓,讓台灣在國際上有舒展的空間,讓下世代的台灣人充滿希望;一切的美好與28隊相得益彰;感謝大家的參與,感謝山林的眷顧。
此程的花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