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山嶺介紹】
藤枝山,海拔1565公尺,二等三角點及圖根補點,新版小百岳,屬中央山脈,位高雄市桃源區。
東藤枝山,海拔1804公尺,三等三角點與一等衛星控制點,舊版小百岳,屬中央山脈,位於高雄市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內,山頂有兩座雙層觀景台,四周群山環繞,視野奇佳。
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,位高雄市桃源區,海拔1500~1804公尺,擁有最大的台灣杉人造林著稱,園內保存了最完整的天然闊葉林,原生秋海棠等豐富生態,氣候涼爽宜人,有南部小溪頭之稱。
【行程簡述】
全程12.5公里,總爬升529公尺,含小休、午休約7小時完成
1.藤枝山縱走:
藤枝林道17.6K登山口→藤枝山→櫻花公園
2.東藤枝山:
藤枝野豬停車場→藤枝國家公園→秋海棠步道→東藤枝山→西施花步道→樹海步道
→遊客中心→公園門口
藤枝聯外道路17.6K反光鏡登山口(H 1471m)→【1.73K,28分】→藤枝山(H 1575m)
→【1.27K,30分】→二集團櫻花公園(H 1484m)
小計:3公里,總爬升124公尺,不含休息的行程時間58分鐘
停車場.藤枝遊樂區入口(H 1552m)→【0.92K,13分】→遊客中心(H 1553m)
→【1.68K,45分】→1.2K休息區(H1777 m)→【0.68K,5分】→東藤枝山(H1810m)
→【3.3K,62分】→樹海休息區(H 1565m)→【2.84K,41分】→遊樂區入口(H1552 m)
→【0.08K,2分】→停車場(H1576 m)
小計:9.5公里,總爬升405公尺,不含休息的行程時間2小時48分鐘
【實走行程】
走東藤枝山與溪南前峰已是15年前了,能再次造訪,自是期待,清晨4:00出發踏青去。
於六龜小7停留後,6:15車行藤枝聯外道路,偶有山櫻花、聖誕紅、山芙蓉點綴其間亮麗兩旁,過16.5K櫻花公園後,6:55來到17.6K左側反光鏡登山口。
海拔1471公尺的此地,毛毛霧雨,些許冷冽,另一側的疊巒清晰在望,吃吃平安小果凍,合影後正式啟程。
藤枝林道17.6K反光鏡登山口→藤枝山(28分鐘,1.73公里,爬升98公尺)
7:05~7:09(4分鐘):沿右側水泥擋土牆縫溝鑽入,幾步路就見明朗山徑,往前的岔路左上,自此一路直上。
7:09~7:17(8分鐘):雨已停,攬繩直上一波波,綠意盎然的雜木林下,山徑略濕但不滑,上了稜。
7:17~7:33(16分鐘):山林細緻靜謐,起伏中過大儲水槽,過水泥柱,於瘦稜上過第二個大儲水槽,一路沿著黑水管上上上,不知不覺三角點就在前方。
是海拔1575公尺的藤枝山,共計走了1.73公里,總爬升98公尺,二等三角點及圖根補點各一,為新版小百岳。
藤枝山→櫻花公園(30分鐘,1.27公里,爬升26公尺)
7:44~7:48(4分鐘):由另一側下山,直下過大儲水槽,出水泥產道,幾步路的右旁休息區空地,居民正準備著晚上的平安夜聚會。
7:48~7:52(4分鐘):沿水泥產道繞行而下,群山更近更美,兩旁咖啡正紅,岔口右上,狗兒搖著尾巴迎來,之後經過的民宅狗兒成群,悄然而過,相安無事。
7:52~8:04(12分鐘):隨之而來的狹窄陡峭岩崖,小心上攀,接續山徑,再過一儲水槽,過水泥柱,直下出廣闊綠野。
8:04~8:09(5分鐘):滿目翠綠,穿著裙裝的台灣桫欏於山腰上盡展風華,出水泥產道,藤枝山牌子立於鐵鏈路障的柱旁。
8:09~8:14(5分鐘):沿水泥產道續行,出海拔1484公尺的櫻花公園與停車場三岔口,也見著紅通通漂亮的山櫻花。
計走了1.27公里,總爬升26公尺,圓滿完成藤枝山之行;全程共計3公里,總爬升124公尺,耗時58分鐘,也體驗峰頂兩端不同景致的氛圍。
右旁的涼亭下方,早開的河津櫻,粉粉美美地點綴於枝頭,雖不若上趟美崙山之行巧遇的盛開,但也因此才能避開紛沓遊客,獨享這份美景,已讓我們欣喜萬分。
二集團櫻花公園→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(車行8分鐘)
8:30,車出16.5K,續行於聯外道路,過2023-10-27正式通車啟用的粉色柔和橋,抵藤枝森林遊樂區門口,車停稍前方私人停車場,停車費200兩銀,此刻8:38。
停車場.遊樂區入口→東藤枝山(63分鐘,3.28公里,爬升279公尺)
8:48~8:51(3分鐘):停車場此地海拔1576公尺,開始第二階段登山之旅,往回走向遊樂區的路上,艷黃油菜花映襯著重重連稜,美不勝收,不禁駐足。
售票亭於入口右側,自2023-4-21開始,遊客到園區不需要網路登記,可直接購票進入,我們憑身分證享受高雄市民半票60元優惠。
8:55~9:05(10分鐘):合影後入園,走在杉林夾道的柏油路上,嘟嘟好的氣溫,沁涼清新的空氣,漫步於山櫻花、台灣桫欏與藤枝秋海棠中抵遊客中心。
此地海拔1553公尺,氣溫14度,走了0.92公里,總爬升1公尺,爬升僅1公尺,超厲害的。
周遭金黃銀杏、嫣紅櫻花、雪白梅花、飄零暮楓,還有粉色杜鵑,妝點著繽紛。
9:12~9:15(3分鐘):往瞭望台續行,是樹海步道起點,過奇株,來到秋海棠步道岔,沿秋海棠步道而上。
9:15~9:30(15分鐘):自此幾乎都是直上的枕木步階,偶有小段坦徑交錯其間,順著呼吸慢慢而上,來到0.5K處休憩亭。
9:30~9:39(9分鐘):不作休息,續上,來到0.7K處觀景點,只見雪白雲絮點點於灰藍群巒間,更見詩意,兩分鐘後來到莫拉克颱風受損地,也見大自然慢慢復原中。
9:39~9:57(18分鐘):續前行來到0.8K的木棧階梯好漢坡,蜿蜒陡上,再直上過1K處,過大樹根頭,抵海拔1777公尺的1.2K休息區。
共已走了2.6公里,總爬升232公尺,汗流,小休,一旁觀景點仍是漂亮的崇山與浮雲。
10:05~10:10(5分鐘):續行,緩上於碎石路徑,過雲杉步道岔,過1.3K處,過寬廣休憩平台,海拔1804公尺的瞭望台也到了,這裡也是秋海棠步道的終點。
先往第一座瞭望台頂層賞景,映入眼簾的這一幕真讓我們驚喜萬分,只見三面環山的明稜就清晰在眼前。
群山與其間漂浮的白雲,像是層層定住的浪濤,與湛藍天空的朵朵白雲相互輝映,美景靜止了,時間也彷彿靜止了。
唯一悸動的是雀躍的心,隨著腳步繞移,相機直按個不停,喜不自勝。
滿心喜悅地下去造訪東藤枝山基石,三等三角點與一等衛星控制點就在兩座瞭望台之間,是舊版小百岳,海拔1810公尺,共計走了3.28公里,總爬升279公尺。
東藤枝山→西施花步道終點.樹海休息區(62分鐘,3.3公里,爬升57公尺)
10:28~10:29(1分鐘):離開人潮,由另一側續行,旋即來到西施花步道起點,於其旁較平坦空地午休。
悠閒享用著豆皮壽司、日式野菜冬粉湯與暖呼呼的咖啡,一旁的觀景點有如畫的雲靄美景,仰躺的樹稍有點點楓紅平貼於藍天白雲上,偷得浮生半日閒,是人間美事。
11:57~12:10(13分鐘):暖陽下,像條棉被的羽毛外套,仍不敵冬日的冰冷,起身續行,陡下過0.1K,近0.5K處有長長駁坎,右上瞧瞧,是不知通往何處的稜線路。
12:14~12:22(8分鐘):回細緻的杉林步道,旋即過0.5K處,幾分鐘後來到警備駐在所遺址,保存完整的駁坎盡頭是府中分遣所遺址岔。
右上幾級石階,是寬廣平台,有些遺留的建物與椅子等,當時無端戰事的人來人往,已成過往雲煙。
12:26~12:42(16分鐘):回步道,隨即過0.9K,1K處是大片透著冬陽的美麗杉林,直下其間靜謐吸睛,之後有大樹根頭,有盤根路,有坦徑,目不暇給。
12:42~12:50(8分鐘):而根頭、小橋、海棠、密林、美徑,在一路直下中美美相伴,於霧靄輕罩中過2K處。
12:50~13:06(16分鐘):腳步輕盈地走過些許起伏過2.5K,過2.569K,來到步道終點的樹海休息區,這裡也是樹海步道的終點,小休。
此地海拔1565公尺,共已走了6.58公里,總爬升336公尺,遊客多了,也見苦扁桃葉石櫟板根高高豎立於木橋旁。
西施花步道終點.樹海休息區→園區出口.停車場(43分鐘,2.92公里,爬升69公尺)
13:20~13:39(19分鐘):踏上樹海步道,仍為自然路徑但已見平坦,過小橋,過翠綠的台灣桫欏,過平整的杉林,來到柳杉平台,是雲杉步道三岔口,有乾淨的洗手間。
13:43~13:56(13分鐘):續行,約10分鐘過早上上登的秋海棠步道岔,過樹海步道起點,回到遊客中心,老梅樹花海依舊美麗於前方。
13:56~14:00(4分鐘):不作停留,往出口續回,踏著的仍是六星級的柏油路,周遭已成迷霧森林,群巒全閉鎖於雲霧之中。
14:00~14:05(5分鐘):山櫻花亮麗於前方、於右旁,海拔1552公尺的園區出口也朦朧,共已走了9.42公里,總爬升381公尺。
14:09~14:11(2分鐘):回到海拔1576公尺的停車場,上午的山景已成白牆一片,僅存油菜花兀自美麗於霧中,共計走了9.5公里,總爬升405公尺。
將藤枝公園繞行了最大一圈,也盡覽其一草一木一景一物,遠離了塵囂,洗滌了心靈,也滿載而歸。
今日行程總計12.5公里,總爬升529公尺,圓滿完成這超優兩小百岳之旅。
時候尚早,身子也凍,於停車場小店,吳大哥請客的超大條香噴噴的馬告香腸,再來上一大鍋熱騰騰的米粉湯最是及時雨,約15:00暖暖地離開園區。
大樹區舊鐵橋天空步道
大樹區的舊鐵道,舊鐵橋天空步道於2014年由高雄市政府作為紀念搭建的百年鐵橋,有市集與入橋管制人數。
鐵橋旁就是新鐵路,雙線火車不時呼嘯而過,體驗新與舊特有的時空感覺。
舊鐵橋中間設有柵欄,禁止跨越,於落日餘暉中返回入口。
來到附近的海產餐廳,歡慶28隊31週年隊慶,適逢平安夜,享用7000兩銀的豐盛佳餚,於21:20回到高雄市區。
【後記與感想】
久違重逢的藤枝,一樣讓人驚艷,這座南部高海拔公園與世隔絕了一段時間,森林野地因禍得福,得而喘息養傷,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;再見藤枝,脫胎換骨,煥然一新,感受到志工們服務的熱誠,園區內井然有序,遊客歡欣鼓舞地參訪,也多了一分珍惜和感恩的心;重建災區,工程浩大,需要投入無數的心力與資源,才得重生,直見水土保持與山林保育的重要,切莫重蹈覆轍,萬劫不復。
藤枝山小百岳,我們採行縱走,更能體會之所以為小百岳的緣由;東藤枝山在園區內受到良好的照顧,觀景台上展望無敵,四周山巒裡層峰堆疊,熟識的山岳,也漸漸地勾起登門的回憶,甜蜜的往事猶還清晰,而在崎嶇的山路上,精疲力盡的痛楚也已淡忘,心中僅留下滿滿的感恩和懷念。
寒冬暖陽的天氣,走了兩座名山,美麗的山林猶在,東藤枝山稜線上頗具規模的警備道上駐在所遺址,也整飭得有條有理,讓人更了解昔日的藤枝是個重要的要塞地。
重返藤枝,三五好友,遁隱山林,忘卻塵囂,洗滌身心;感謝隊友的真心相伴,也謝謝小謝的服務,上天保佑大家。
此程的花與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