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1726492286679_調整大小.jpg

1726717273727_調整大小.jpg

1726717284782_調整大小.jpg

1726714467251_調整大小.jpg

【山嶺介紹】

大平山 ,海拔575公尺,土地調查局圖根點,又稱大坪山。

三方向山 ,海拔633公尺,三等三角點,位新北雙溪、貢寮與宜蘭頭城交界,又名大溪山,是北勢溪北支流的源頭,屬雪山山脈,峰頂視野遼闊。

尪子嶺 ,海拔430公尺,雙溪水源保護區界石及山字水泥柱,又名三方向山東峰,當地人稱之為土地公鞍,有一座超過百年的福德祠。

 

【行程簡述】

總計9.04公里,總爬升448公尺,含小休、午休耗時7.5小時。

 

雙溪區紅壇古道→大平十字岔→大平山來回→水泥橋四岔口→古早厝地(牛稠)→大水窟土地公→舊厝遺址→山豬阱稜線岔→三方向山→尪子嶺→內寮街127號民宅

 

雙泰產道9.9K.紅壇(H424 m)→【0.72K12分】→黃千總塚(H 438m

→【0.28K16分】→產道岔(H413m)→【0.93K25分】→大平十字岔(H505 m

→【0.41K10分】→大平山(H575 m)→【0.37K10分】→回大平十字岔(H505 m

→【0.63K16分】→水泥橋四岔口(H 452m)→【0.22K6分】

→大水窟古道.三方向古道岔(H 470m)→【0.29K10分】→河邊岔(H 455m

→【0.69K22分】→大水窟土地公(H477 m)→【0.81K16分】→舊厝遺址(H506 m

→【0.81K27分】→山豬阱稜線岔(H577 m)→【0.61K20分】→三方向山(H633 m

→【1.39K40分】→尪子嶺(H 443m)→【0.88K26分】→內寮街127號(H339 m

 

【實走行程】

兩個月前的橫山.三方向山之行,倘佯於環繞溪流與翠綠山林,今再次探訪其周邊不同的古道,享受優質絕美,遠離塵囂的靜謐。

清晨5:00離開民宿,逕往雙溪車站旁小7備糧,於和煦朝陽中再23分鐘車程,6:33抵海拔424公尺雙泰產道9.9K的紅壇,其旁有一洗手間。

DSC04229_調整大小.JPG

1726717212364_調整大小.jpg

右旁車庫口電杆留有路標,吃吃平安小果凍,開始紅壇古道之行。

DSC04230_調整大小.JPG

 

紅壇→大平十字岔(53分鐘,1.93公里,爬升118公尺)

6 506577分鐘):穿過車庫,直下石階接水泥小道,過大平15-6號民宅,過15-9號農場,踏在鋪陳整齊的小徑,過野花,過竹叢,來到水泥小橋。

DSC04231_調整大小.JPG  

DSC04234_調整大小.JPG

DSC04236_調整大小.JPG

DSC04237_調整大小.JPG

DSC04238_調整大小.JPG

1726910859284_調整大小.jpg DSC04242_調整大小.JPG 1726903674976_調整大小.jpg

高大九芎與河面倒影,美景如畫。

1726728652113_調整大小.jpg 1726491761002_調整大小.jpg

6 597045分鐘):甫過橋,特地鑽入左旁竹林內,直上,來到黃千總塚,此地海拔438公尺,走了0.72公里,總爬升14公尺。

DSC04246_調整大小.JPG

DSC04247_調整大小.JPG

DSC04249_調整大小.JPG

7 0771710分鐘):續前行,由石柱轉角左下,7分鐘過方家古厝,再過溪接回主線。

1726714922860_調整大小.jpg

DSC04253_調整大小.JPG

1726491919332_調整大小.jpg

DSC04256_調整大小.JPG

1726714927618_調整大小.jpg

DSC04258_調整大小.JPG

DSC04259_調整大小.JPG

1726903678441_調整大小.jpg

7 177236分鐘):往左續行古道,野薑花與古道石階伴我們再次過溪,來到產業道路岔,此地海拔413公尺,共已走了1公里,總爬升27公尺。

DSC04263_調整大小.JPG

1726491999454_調整大小.jpg

1726492054755_調整大小.jpg

1726715080709_調整大小.jpg

DSC04267_調整大小.JPG

DSC04268_調整大小.JPG

DSC04269_調整大小.JPG

7 2373613分鐘):左往產道續行,來到大平20-5號民宅,由其前庭右旁小徑緩上,光陽斑駁溫暖,抵紅壇古道另一岔口,路標紛呈。

DSC04272_調整大小.JPG

1726714940183_調整大小.jpg

DSC04275_調整大小.JPG

DSC04276_調整大小.JPG

DSC04277_調整大小.JPG

DSC04278_調整大小.JPG

DSC04279_調整大小.JPG

7 3674812分鐘):續往大平山方向直行,平整小徑引領我們來到大平十字岔,此地海拔505公尺,共已走了1.93公里,總爬升118公尺。

DSC04281_調整大小.JPG

DSC04283_調整大小.JPG

1726717216765_調整大小.jpg

 

大平山來回(20分鐘,0.78公里,爬升64公尺)

8 0281210分鐘):隊長說大平山沿路較荒莽,要我們加件平滑薄夾克,帽、脖、上背及背包噴含deet成分的防蚊液,戴上網套,不可喧嘩,一切就緒。

DSC04288_調整大小.JPG

右往大平山,徑清路明,朝陽輕灑,一路緩上,抵三角點前2公尺,隊長拍個照,旋即示意我們退下。有蜂。

DSC04286_調整大小.JPG

1726492179154_調整大小.jpg

DSC04290_調整大小.JPG

DSC04293_調整大小.JPG

1726492286679_調整大小.jpg

8 1382310分鐘):嚇得悄悄速回登山口,幾個隊友全副武裝、膽大心細,帶回整樹虎頭蜂照片,是最凶猛的那種,啃樹皮造巢,原來幾天前網傳有蜂,隊長怕我們心裡負擔大,不明講,但加強防範,也佩服隊長的冷靜睿智。

1726728577247_調整大小.jpg

1726728580632_調整大小.jpg

1726728583886_調整大小.jpg

大平山,海拔575公尺,去程0.41公里,回程0.37公里,爬升64公尺。

 

大平十字岔→水泥橋四岔口(16分鐘,0.63公里,爬升7公尺,下降約60公尺落差)

8 3484713分鐘):直行可往破子寮山,由右中往三方向山續行,旋即於濕滑青苔石瀑徑一路陡下,過溪,之後幾乎沿著溪畔,或寬或窄,或明或暗,舒心漫慢繞行。

DSC04284_調整大小.JPG

DSC04285_調整大小.JPG

DSC04299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00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01_調整大小.JPG

1726715160186_調整大小.jpg DSC04308_調整大小.JPG

8 :47~8:50(3分鐘):沐浴於林外美景,之後攬著白繩緩下,如湖溪水乍現於前,左側依稀有著石階,定睛細看,是海拔452公尺的水泥橋四岔口,也是紅壇古道的終點。

1726903685231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10_調整大小.JPG

1726717229400_調整大小.jpg DSC04312_調整大小.JPG

上趟於對面橋頭,不知過橋有絕美景致,此刻細細品味,也覺不虛此行,而28四帥也增添了生動畫面。

1726492420456_調整大小.jpg

1726492432476_調整大小.jpg DSC04314_調整大小.JPG

 

水泥橋四岔口→大水窟土地公(38分鐘,1.2公里,爬升64公尺)

8 559016分鐘):過橋,來到熟悉的四岔口,直行對面,走大水窟古道,踩踏在古道特有的石塊步階,上到海拔470公尺大水窟古道.三方向古道岔。

DSC04317_調整大小.JPG

1726717237625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19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20_調整大小.JPG

1726717233583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24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25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27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28_調整大小.JPG

9 0191110分鐘):續前行2分鐘,過古早厝地,復緩步於幽深林蔭中,來到海拔455公尺的河邊岔。

DSC04330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31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33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36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37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38_調整大小.JPG

9 119165分鐘):過溪續行,再次過溪,抵橫山.630鞍岔,有路標。

DSC04339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40_調整大小.JPG

1726492632395_調整大小.jpg

1726714980110_調整大小.jpg DSC04342_調整大小.JPG

9 169237分鐘):往土地公方向續行,光束輕灑著綠野,於靜謐林間續緩上,過兩處寬廣沼澤地。

DSC04343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44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47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49_調整大小.JPG

9 :23~9:33(10分鐘):低著頭陡上兩處高地,發覺已錯過土地公廟了,幸有眼尖隊友剛瞄到路標,小段路回頭,原來土地公廟在第一個高地左側幾步路上。

DSC04351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52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53_調整大小.JPG

1726492692530_調整大小.jpg

1726717241868_調整大小.jpg

1726492734664_調整大小.jpg

此地海拔477公尺,共已走了4.54公里,總爬升253公尺,小休,並以果凍當供品。

DSC04359_調整大小.JPG

 

大水窟土地公→山豬阱稜線岔(43分鐘,1.62公里,爬升114公尺)

9 47100316分鐘):起身,旋即過岔口續上,過溪,喜見野棉盛開。

DSC04361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63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64_調整大小.JPG

1726492763917_調整大小.jpg

1726492811855_調整大小.jpg

1726714986749_調整大小.jpg

沿溪畔來到海拔506公尺的舊厝遺址,有路標。

1726492840400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67_調整大小.JPG

1726717255080_調整大小.jpg

1726492884568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72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73_調整大小.JPG

10 03103027分鐘):自此,幾番直上,過溪,再直上,腿已軟,最後一個陡坡直上1分鐘,上抵山豬阱稜線岔。

DSC04375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76_調整大小.JPG

1726492937296_調整大小.jpg

1726492963880_調整大小.jpg

1726492990334_調整大小.jpg

1726493016898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85_調整大小.JPG

1726717269151_調整大小.jpg

此地海拔577公尺,共已走了6.16公里,總爬升367公尺,上趟由橫山走稜線,就從左側上到此地。

DSC04387_調整大小.JPG

 

山豬阱稜線岔→三方向山(20分鐘,0.61公里,爬升72公尺)

10 35105318分鐘):往三方向山最後一哩路,走在熟悉的路徑上,綠意盎然,然大好天氣的暑熱,上下其間已乏力,蹣跚中抵稜岔。

DSC04388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90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94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96_調整大小.JPG

10 5310552分鐘):以意志力,過石柱路標、過前鞍,再緩上,終於再次來到三方向山,相迎的仍是桃源谷漂亮的單面山連稜與龜山島。

DSC04397_調整大小.JPG

1726717273727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99_調整大小.JPG

1726717284782_調整大小.jpg

DSC04404_調整大小.JPG

1726717292669_調整大小.jpg

此地海拔633公尺,共已走了6.77公里,總爬升439公尺,有點風息,於此午休,豔陽熾熱,傘陣出動。

DSC04408_調整大小.JPG

1726493239694_調整大小.jpg

小百岳灣坑頭山,似一隻面海的哈巴狗,趴臥於桃源谷最後頭稜上。

1726717297187_調整大小.jpg

 

三方向山→尪子嶺(40分鐘,1.39公里,爬升9公尺,下降約200公尺落差)

12 00122020分鐘):由另一側沿稜下切,5分鐘的高大野芒與箭竹的陡下,入林不久,旋即幾波連續攬繩的陡下,出稜外,桃源谷連稜又迆邐於前。

DSC04414_調整大小.JPG

DSC04419_調整大小.JPG

1726714354121_調整大小.jpg DSC04423_調整大小.JPG

12 20124020分鐘):再次陡下復陡下,入林幾分鐘,終於見著前方的土地公廟。

DSC04424_調整大小.JPG

DSC04425_調整大小.JPG

DSC04426_調整大小.JPG

隨著腳步下移,尪子嶺雙溪水源保護區界石及山字水泥柱就在左旁,與對面土地公相對望,此地海拔443公尺,共已走了8.16公里,總爬升448公尺。

DSC04427_調整大小.JPG

1726903696744_調整大小.jpg

這裡也是往三方向山稜線路、大溪川古道、內寮街127號民宅,三方向山腰繞路、睏牛山.桃源谷的五岔路。

1726714391191_調整大小.jpg

DSC04428_調整大小.JPG

DSC04431_調整大小.JPG

DSC04432_調整大小.JPG

悶熱虛脫,也累得在土地公廟前大休,這鞍部,細緻雜木林蓊鬱翠綠,林蔭蔽天,是休息的好所在。

DSC04434_調整大小.JPG

 

尪子嶺→內寮街127號(26分鐘,0.88公里,下降104公尺落差)

13 54142026分鐘):因熱氣逼人,避免中暑,捨睏牛山.桃源谷路線,決定往內寮街127號而回,後會自有期,踏上緩下山徑,林間碧綠依舊,心情已然輕鬆。

DSC04436_調整大小.JPG

水路路面破碎,大小石塊錯置,小心踩踏,待見帆頂磚寮,白色民宅就在前方。

DSC04437_調整大小.JPG

DSC04440_調整大小.JPG

1726714634252_調整大小.jpg

DSC04442_調整大小.JPG

DSC04443_調整大小.JPG

這尪子嶺產道最後民宅,海拔339公尺,共計走了9.04公里,總爬升448公尺,因隊長對周遭瞭若指掌,小謝也能聰明接駁,讓行程更為順暢有彈性,圓滿完成這另一種氛圍且豐碩的古道群登山之旅。

借水梳洗,15:30在雙溪享用豐盛午晚餐,22:50回到高雄。

 

【後記與感想】

(旅記感想篇)

紅壇古道接大水窟古道至三方向山山巔,再進入桃源谷大草原,是本日探訪的行程;拜“聯合艦隊“的義舉,得知剛整治不久,這對遠到初訪的登山隊是莫大的助力,感恩!

車停總爺祠,噗到登山口,周遭瀰漫著霧氣,這是山中的溪谷經常的現象,我們也已習慣了;昏暗淒迷的古道,穿越古宅,行經農園,朝陽逐漸溫暖了大地,也照在野菊花上,使得它那嬌小的花瓣流光溢彩,在田埂中、山澗上、溪谷裡,處處可見那野菊花可愛亮眼的模樣,山徑沿著溪澗忽左忽右蜿蜒地走到山裡;古道是先民拓墾走的路,沿途一定留下許多古人的生活痕跡,也隨著時間的推移,漸漸地回歸山林,徒留傷感而已;紅壇古道平緩好走,三方向山的一個“方向,“迢迢山徑在綠樹濃陰下漫步,沿途景色奇佳,涓涓溪流在陽光下閃閃發亮,清澈的多石溪澗旁,隨地可找到歇腳的地方;大水窟土地公廟就盤據在離溪畔不遠的高地上,風水奇佳,難怪至今還保護著這片山林,我們是慕名而來;源自三方向山的溪澗,溪水緩緩流動著,溪床上的大小窪地,宛如多面鏡子,映照著山林和天空,形成多幅精彩的自然風景畫,令人目不暇給而流連忘返;大平山上遇見大隊黃蜂們,牠們正忙於工作,也不覺恐懼,因為在昔日登山的日子裡曾交手過幾次,我們了解這裡是牠們的生活住地,我們只是過客,只要不干擾牠們,保持距離,不要逗留,就相安無事;一隻巡邏蜂在眼前飛舞,動作徐緩,似無敵意,仔細對望,像是打個招呼,牠盛裝的美麗身影,令人驚艷,原來那“惡名昭彰“的形象,是人類過度渲染所致,好像“錯“的都是牠們。

這趟只走了一半行程,起因爆熱的天氣,不想讓身體受到傷害,而毅然決然所做的決定;平安回家最重要,“有緣無緣“順其自然就好,優質的同伴們,謝謝你們的陪伴。上天保佑。

DSC04304_調整大小.JPG

DSC04313_調整大小.JPG

DSC04426_調整大小.JPG

 

 

註:雪山尾稜大縱走

       福隆→隆隆山→福隆山→桶盤堀尖→灣坑頭山→桃源谷→鹿窟尾山→睏牛山→三方向山

       →橫山→三分二山→坪溪古道→外澳

 

此程的花與菇

1726910859284_調整大小.jpg

DSC04263_調整大小.JPG

1726492065903_調整大小.jpg

1726492763917_調整大小.jpg

1726493016898_調整大小.jpg

1726493126605_調整大小.jpg

1726714317143_調整大小.jpg

1726714409028_調整大小.jpg

1726714653269_調整大小.jpg

1726714937164_調整大小.jpg

1726715011154_調整大小.jpg

1726715095058_調整大小.jpg 1726714986749_調整大小.jp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明稜28園地 的頭像
    明稜28園地

    明稜麗山28登山

    明稜28園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