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山嶺介紹】
1.北東眼山:海拔2078公尺,三等三角點,位於仁愛鄉中興大學園藝試驗場高冷地分
場,為中級山百岳之一,是合歡山西側、眉溪與北港溪中間稜脈最北端
的第一座山峰,也是中部聖稜線最北端的起線山岳。
2.中央東眼山:海拔2012公尺,山字森林三角點基石,位仁愛鄉。
3.南東眼山:海拔1876公尺,原三等三角點基石已遺失,另有一顆山字森林三角點,
位仁愛鄉南豐村,為埔里六秀之一。
三座山與守關山、守城大山、有勝山、關刀山橫亙於同一稜脈上,自中橫霧社支線一帶眺望,狀似雪霸聖稜,素有「中部聖稜線」之稱。
【行程簡述】
園藝試驗場第一鐵門口(H1771m)→【4.2K,83分】→北東眼山登山口(H2018m)
→【1.78K,46分】→北東眼山(H2083m)→【2.86K,89分】→中央東眼山(H2015m)
→【6.23K,198分】→南東眼山(H1864m)→【2.53K,73分】
→大同山茶園登山口(H1593m)→【0.1K,3分】→最後農舍(H1574m)
總計:17.7公里,總爬升900公尺,含休息約10.5小時完成。
【行車情況】
1.北東眼山登山口:由台14甲-4.3K左轉力行產業道路投89線-53.227K,往紅香溫泉方
向行,行約8.6公里抵三叉路口(約投89-44.7K處),左轉農投仁7線窄小水泥車道續
行1.5公里,抵中興大學園藝試驗場的第一個鐵柵門口,車程35分鐘。
2.出南東眼山登山口:於台灣茶業研究所示範茶園的大同山茶園,由產道終點最後農
舍(大同枝153號電桿),約8公里下接農投仁15約0.2K岔口,右可往夢谷瀑布,左
轉出台14線71.3K處(南山溪部落),車程35分鐘。
【實走行程】
7:17~8:03(46分鐘)- 鐵柵門登山口,海拔1771公尺,由鐵門左側繞過,進入園區,循水泥道路慢步緩上,至第二鐵柵門中興大學園藝試驗場高冷地分場(海拔1917公尺,2.78公里,總爬升153公尺),空氣沁涼也汗滴。
8:03~8:16(13分鐘)- 仍為水泥道路,直上,抵土地公廟(海拔1936公尺,3.05公里),一旁新架設不鏽鋼網圍封路,門也上鎖,右內為宿舍區。
8:16~8:21(5分鐘)- 走一小段左側圍籬外的土坡,過第三座鐵柵門。
8:21~8:33(12分鐘)- 進入產道,過紅屋山景,過大水桶,過工寮,漂亮黃花,離開不鏽鋼圍欄範圍。
8:33~8:44(11分鐘)- 續沿水泥道路緩上,轉彎處右側為北東眼山登山口(海拔2018公尺,4.2公里,總爬升257公尺),路口無路條;沿水泥產道續行亦可到北東眼山下方李登輝民主恊會贈櫻紀念石岔。
8:49~9:24(35分鐘)- 進入林內,一路上下起伏,經簡易測雨台,旋即抵南北東眼山三岔口(海拔2082公尺,5.57公里,總爬升345公尺),途中極具原始氛圍,時有倒木橫梗,林間幽清,綠意盎然。
9:27~9:30(3分鐘)- 由左經電信機房高塔,出大草原,抵高地水塘。
9:30~9:36(6分鐘)- 沿水塘左側幾步路,由左下切,是草坪,左有溫室,直行到產道岔,右有李登輝贈櫻紀念石。
9:36~9:38(2分鐘)- 穿過道路直上杉林產道,左高地即為北東眼山(海拔2083公尺,5.98公里,總爬升359公尺),碧草如茵。
前方水塘與遠方連稜相互輝映,是中央山脈,是奇萊南華,山光水色,美景如畫,如入仙境。
高壯葉茂的日本栗樹,葉緣呈鋸齒狀,硬刺果實如海膽,堅果仁也誘人,確是首見,異常珍貴。
9:48~11:01(73分鐘)- 7分鐘回三岔口,左往中央東眼山續行,不久來到長邊坡斷崖,崩塌處有美麗展望,之後撥著細高箭竹續上,走過杜鵑密林與翠蕨箭竹,這長長陡下後直下,再長陡上,雙腳已略顯蹣跚,氣喘如牛,小休。
11:06~11:22(16分鐘)- 續於高密箭竹中穿梭直上,跨過成群倒木,抵中央東眼山(海拔2015公尺,8.84公里,總爬升528公尺),山徑陡峭如GPS,午休,奢侈小睡20分。
12:26~12:43(17分鐘)- 鑽過箭竹,走過杜鵑林,左側高地有一標示,目測可及,是地圖上的中央東眼山,海拔2012公尺。
12:43~13:58(75分鐘)- 長陡下陡上,之後上下兩大山頭,已快累癱了,小休。
14:07~14:34(27分鐘)- 美美綠蕨相伴,避開腳下倒木盤根,上抵1840峰(12.93公里,總爬升709公尺)
14:34~15:30(56分鐘)- 網說再20分鐘,心想就快到了,哪知繞著這大山頭仍是上下起伏,又連上兩山頭,外加益見密集的倒木鑽跨,小休。
15:34~15:43(9分鐘)- 續上,來到三岔口,立有惠蓀林場告示牌。
15:43~15:57(14分鐘)- 林內時有的巨木,千姿百態,偶有的大頭茶花,潔白迷人,也能轉換些許心情,終於上抵南東眼山(海拔1864公尺,15.07公里,總爬升855公尺)。
16:13~17:26(73分鐘)- 之後應是一路直下了,也真有小段五星級緩下,然隨後的長邊坡幾段拉繩垂降陡下,需極其小心。
之後爬升兩小山頭再直下,疲憊之時更需放慢腳步,安全為要,已繞到暈頭轉向,出茶園之前還要爬一小坡,支撐的只剩意志力了,終於出了大同山茶園登山口(海拔1593公尺,17.6公里,總爬升900公尺)。
17:27~17:30(3分鐘)- 水塘沒水,成了草坡,紅色屋頂亮眼於大片翠綠中,於突然興起的濃霧中,沿茶園小徑下到農舍(海拔1574公尺,17.7公里,總爬升900公尺),圓滿完成這既長又硬斗的中部聖稜三眼縱走之旅。
17:50,梳洗後,沿約8公里產道,車程35分鐘,下接農投仁15岔口,由左出台14線71.3K處(南山溪部落),於埔里享用晚餐,22:40回到高雄。
【後記與感想】
(1)登山步道路況:
三眼縱走,經典中級山連走行程,一般山友由北往南走,爬升較輕些,全程都在
古老的原始森林下穿梭,巨木林立,倒木多了些,山徑明朗易行,唯寬稜需小心
注意路條走向,我們也補強較缺的路段;全程近18公里,不算長,但由於稜線上
山頭無以計數,會榨乾你的體力,連毅力都得接受考驗;大夥享受走完的快樂,
也忘了之前的辛苦,話語聲也變多了。感謝前輩們留下的指標,感恩老天給了一
個無雨的天氣。
(2)特殊狀況:
1.中級山及郊山常有的螞蝗,這裡也有,也有幾位隊員中鏢,小心應對不礙事,到
目前為止並無螞蝗帶傳染病菌的報告,所以不必驚慌。途中遇有幾隻大蜜蜂,不
要理牠,安靜迅速離開即可,秋天是牠們繁忙的時刻。
2.北東眼山,園藝區內林道在福德寺到茶園工寮間,有新建圍籬,小心應對通過
不難,茶園工寮旁林道上有鐵柵門,無鎖,可自行打開再關上即可,然福德寺旁
新建圍籬門有上鎖,可從旁邊坡小徑往上走,找適當處跨過,行走林道時,建議
保持安靜低調通過;另外,林道彎處登山口路條指標,已被拆光,唯缺口很明
顯,進入山徑後約20公尺後,可見路條。
3.本小隊伍,把公裝備,採取任務分攤,每個隊員各負責自己的強項,全隊戰力倍
增,風險也降低不少,感謝大夥的配合,祝大家平安,期待下回的重聚。
註:台14-86K處有一座鋼構紅色的拱橋,名為「雲龍橋」,跨越濁水溪,連接仁愛鄉兩岸的春陽村與精英村,橋頭有賽德克族的勇士塑像,是進出廬山溫泉的重要橋樑。
雲龍吊橋的舊橋墩遺跡於旁,對面有隧道口,另有座蘇庫吊橋遺址於上方,日治時代的能高越嶺步道即經由此吊橋爬繞而過。
此程的花與菇